86-020-34241702
(护理膏)86-020-34369704
86-020-34241702
(护理膏)86-020-34369704
云计算就是未来,不管你是否已经想清楚,你别无选择。”
2008年5月,谷歌和IBM共同宣布携手进军“企业云”领域;2009年1月,国内互联网基础服务厂商世纪互联,正式发布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产品线;2009年3月17日,思科高调推出了业界首款统一计算系统(UCS),思科中国首席技术官梁永健对记者承认:“UCS是搭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一个关键架构。”
2008年,IDC公司预测用于IT云服务的支出在接下来的5年间可能会增长3倍,到2012年将占据IT支出增长总量中25%的份额。
而金融危机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一趋势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在经济低迷时期,成本优势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而这个优势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可以从云计算中获得极大的好处。云计算可以让中小企业从云提供商那里租借资源,而不用耗费巨大的资金和IT技术投入去维护这么一个基础架构。
不过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尽管云计算被媒体炒得很热,更多的企业还是处在关望阶段。因为虽然最终能节约成本,但购买云计算所需的服务器等硬件成本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暂时承受不起的。还有安全问题,它始终是云计算说不出的痛。
身陷重围,中国“云计算”是否只能滞后?
在整个互联网产业链上,“云计算”渗透到了产业链从上到下的各个环节,不同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均有动作。有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环环相扣,好比一个“金字塔”的模型:处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础设施层,随着虚拟化等技术的成熟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和平台的基础,也是“云计算”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的PaaS服务;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应用层,提供在线的软件服务即SaaS服务。这三个层面合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
国际巨头公司如亚马逊、微软、Google以及IBM在“云计算”领域均有涉足并已经取得相应进展。亚马逊是“云计算”商用服务的领跑者,继续保持着领先的位置。而微软、GOOGLE和IBM的“云计算”产品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都有涉猎。
而“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显然其概念的炒作多于实际的执行。许多公司机构对外宣称在“云计算”领域有所发展。但实际上,正是由于受到“云计算”发展两大“基石”条件的限制,这些公司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服务能力。
“云计算”服务的实现,需要依托的两大“基石”:一个是硬件基础设施具有相当的规模,即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化的服务器及存储和互联互通的高速网络;另一个是以虚拟化和自动化为代表的成熟技术。早前,国内不乏拥有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公司,但是由于虚拟化等技术尚不成熟,无法涉及“云计算”。一般中小互联网基础设施厂商由于受发展规模、资金等限制,并不具备规模化的基础设施,所以也无法成就“云计算”。
国内企业大多还在观望
综合来看,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前景极为乐观。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国内的用户对于云计算产品也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与需求,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反响积极。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飞速发展。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而云计算的租用模式刚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中国市场上最终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将成为其在未来几年中高速发展的基石。
但真实市场反应是,相对于国外IT厂商在云计算上投巨资、忙布局,明确宣布自己云计划的国内企业却是少之又少;而且目前国内缺乏足够的云计算运营商。
腾讯首席技术官熊明华曾言道:“如果不能应对云计算的挑战,中国互联网也许会面临‘崩溃’。”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
出路
不同行业的云计算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一般可以分成两种。有些客户做“云”是基于技术的考虑,包括技术和资源的整合。还有一类客户想得比较长远,他们希望利用云技术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变。比如有的客户想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以提供给客户新的服务。
谁用云很关键,这决定了谁将花钱买“云”的服务。提供给客户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基于商业模式的咨询。云计算的标准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会造成云资源的浪费和过剩。确立云计算的标准不只是厂商应当做的事情,政府和学术界都要参与。标准将影响到云计算今后的发展。
云计算本身的开放概念不是指数据双向流动或共享,即使是私有云的建设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画地为牢”。
互联网的发展从来没有因为一家或多家企业的技术更新、设备更新而受到抑制与限制,反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蓬勃发展。在云计算托起的整个互联网上,更多的资源将得到利用。可以预见,云计算很快会带来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高峰。
·
o 跨国药企削减成本 辉瑞中国首尝销售外包